您所在的位置是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公司动态 » 专精特新企业必看!高新技术认证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
专精特新企业必看!高新技术认证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
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"专精特新"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(以下简称"高企")作为中国产业创新的双引擎,正在重构市场竞争格局。两者的深度融合,不仅是政策引导的必然选择,更是企业突破增长瓶颈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。
专精特新与高企的定位互补性
"专精特新"强调企业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化、精细化运营和技术突破,而高企认证则聚焦于整体研发创新能力的系统化验证。两者看似侧重不同维度,实则形成"技术攻坚"与"市场落地"的闭环:高企认证要求的研发投入强度(不低于5%)、专利成果转化等指标,正是"专精特新"企业突破"卡脖子"技术所需的底层支撑。例如,某主营精密轴承的专精特新企业通过高企认证后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使其年度研发投入增长27%,带动产品精度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。
政策协同催生双重利好
2023年工信部发布的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明确指出,优先支持通过高企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国家级项目。这种政策协同正在形成"资质互认"的创新生态。据第三方机构统计,同时具备两类资质的企业,获取政府专项基金的成功率提升42%,在参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项目时获得话语权溢价超过30%。
认证赋能企业的实践价值
从市场端看,"双资质"企业更易获得资本市场青睐。科创板上市企业中,同时具备专精特新和高企资质的企业占比达68%,市值增长率较单一资质企业高出19个百分点。某新能源设备制造商通过"资质叠加",不仅获得15%企业所得税减免,更在国际竞标中因技术认证优势击败德日竞争对手,斩获2.3亿美元订单。
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,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新增的"智能化改造投入"评价指标,与专精特新企业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形成战略契合。建议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尽快启动高企认证筹备,通过构建"技术认证+市场专精"的双重护城河,在产业变革浪潮中抢占价值高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