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未来产业高企·专精特新等政策研究与项目申报一站式服务

为您的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

您所在的位置是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公司动态 » 专精特新政策叠加高企认证红利: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双重资质协同发展?

专精特新政策叠加高企认证红利: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双重资质协同发展?

返回列表来源:奥众汇 发布日期: 2025.06.09 浏览:0

苏州某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作为传统制造行业的“隐形冠军”,近年来在业务扩张中发现两大痛点:一是细分领域市场竞争加剧,二是研发投入与市场需求错配。2022年,该企业抓住政策机遇,同步申请**“高新技术企业”(高企)认证**与**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资质**,最终实现双重资质协同发展,成为区域制造业的标杆案例。

**双资质协同逻辑:政策与市场的互补效应**  
高企认证要求企业年均研发投入达营收3%以上、拥有核心知识产权,而专精特新企业需在细分赛道市占率排名前三、具备专业化生产体系。企业高管发现,两者看似独立,实则存在**“研发驱动+市场聚焦”的叠加价值**。例如,高企的税收减免政策降低了研发成本,助力企业突破智能检测设备的核心算法;专精特新的专项资金则用于建设柔性生产线,提升定制化设备交付能力,从而夯实细分市场领导地位。

**协同实施路径:从战略规划到资源再分配**  
该企业采用“三步走”策略:  
1. **资质对标诊断**:梳理高企要求的6项专利、成果转化指标与专精特新的专业化评价体系,发现重叠领域(如智能化生产系统)优先突破。  
2. **资源整合配置**:将高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节流资金,定向投入专精特新所需的工艺升级,形成“研发—市场—利润”闭环。  
3. **政策红利叠加**:通过“高企15%所得税率+专精特新技改补贴”,将总成本降低20%,支撑企业开拓新能源设备等新兴赛道。

**成效与启示**  
双重资质协同助力该企业实现“双增长”:技术类订单占比从35%提升至62%,入选省级产业链“链主”供应商。其核心经验在于:**以高企搭建创新框架,用专精特新深挖市场护城河**。例如,企业将高企认证积累的7项发明专利,转化为专精特新评审中的“产品特色优势”关键得分项。  

**【总结】**  
对于制造业企业,高企与专精特新并非二选一的“单选题”,而是通过战略规划实现“政策协同乘法效应”。两者的关键结合点在于:**技术成果既能满足高企的创新要求,又能支撑专精特新的专业化壁垒**。企业需提前布局资质申报的联动路径,将资质红利转化为可持续竞争力。

本文标签:高新技术企业申报 高企认定代理 专精特新企业申报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代理 上一篇:频繁创新却总在高企认证中碰壁?制造业企业... 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了
联系
项目类型 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高企复审 专利与财税规划 国家重点小巨人
咨询
点击
隐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