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是: 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公司动态 » 制造业申请高企认证常遇哪些技术难点?如何快速达标获资金扶持?
【用户案例分享】深耕专精新特赛道,这家制造企业如何突破高企认证瓶颈斩获百万补贴?
在高端轴承领域深耕15年的科锐精工,2022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却遭遇"卡脖子"难题:研发投入产出比不达标、发明专利数量不足、技术转化路径不清晰。这正是制造业企业申请高企认证的典型困境——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认证优势?
痛点背后隐藏着专精新特的发展密码。企业重新梳理技术路线,聚焦"精密加工工艺改进"这一细分领域(专业化),将研发投入集中到超精磨削技术攻关(精细化),开发出适用于风电设备的特种轴承(特色化),并首创纳米涂层工艺(新颖化)。通过专利挖掘布局,半年内新增4项发明专利,技术转化率提升至85%。
战略调整带来显著成效:①构建"工艺改进-产品创新"的研发闭环,形成15项核心技术矩阵;②产学研合作项目纳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,使研发占比达标;③特色产品贡献率超60%,符合高企评审导向。最终企业以87分通过认证,获得160万奖补资金。
这个案例揭示:制造业企业破解高企认证困局,关键在于将"专精新特"基因融入创新体系。通过聚焦细分领域的技术深耕,构建差异化的技术壁垒,既能满足高企认证的硬指标,更能培育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当技术创新与政策导向形成共振,资金扶持自然水到渠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