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尽管高企认证对制造业企业价值显著,但通过率不足60%(以2022年数据为例)。研发投入不足、知识产权储备薄弱、申报材料逻辑不清是主要痛点。如何突破瓶颈,成为企业需直面的课题。
核心挑战与对策
-
研发投入不足:
- 对策:建立研发项目全流程管理体系,规范研发费用归集(如人员工资、设备折旧单独核算)。
- 案例:某机械制造企业通过引入研发管理软件,实现费用归集效率提升40%,顺利通过高企复审。
-
知识产权布局滞后:
- 对策:结合产品线规划专利申请,优先布局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。例如,某新材料企业通过“专利挖掘”服务,将技术秘密转化为5项发明专利。
-
申报材料逻辑性不足:
- 对策:突出“技术-产品-市场”关联性,用数据证明技术成果转化能力(如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≥60%)。
行业趋势:部分省市试点“预评审”机制,企业可提前修正问题;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“高企培育全流程托管”模式,降低申报难度。
结语
制造业企业需将高企认证视为战略工程,从技术、财务、管理三端协同发力,避免“为认证而认证”。
